
盼星星盼月亮,盼来的绿茵争锋在不甘中结束
少了几分捧起奖状的激动
多了一种继续加油的平静
“2020赛季就结束了?”
“表示十分怀念柳州螺狮粉和孟子故里”
“可以快递交换队服吗?”
“善男信女愿本赛季吃素,只求明年办线下赛”
“难得的坑友相亲交友会没了,青结!”
“这届获奖好惨,一点聚光灯都没有…”
03
哈尔滨工业大学
季军蝉联者
RANK 3rd AGAIN
NI CHOU SHA?
铁汉也柔情

生活在冰雪大世界的哈工大队员号称拥有亚洲最“大”的学生公寓(注释:年龄最大)。
这所走过百年风霜的军工重校很少因为暴雪肆虐而放过假,反倒收获了东北人民专属的快乐。

哈工大很好地继承了“RC” “RM”是一家的理念。两支机器人队同吃同住,共享培训,共享场地,除了队员不共享,基本实现了通财通物。
除了内部自洽,他们还与哈工大威海校区、深圳校区、东北大学、甚至东京大学保持密切交流。虽然中日双方回邮件的效率不高,但顺便提升了一把英语能力,李华再也不用担心我写英文邮件了!
对于绿茵争锋赛季,哈工大摇身一变细节狂魔,增加机械爪,步线更规范,把踢球稳定性发挥到了极致。

而开赛前一晚的惊心动魄,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。10月25日晚10点多,小车的碳板齿轮突发断裂,此时距正式比赛仅剩十几个小时,学长们都在,RM控制组在,甚至工程训练中心的老师也在时刻关注。一方面使用泡沫板和PC板夹在一起重新加工,另一方面连夜赶制一个铝制齿轮。
凌晨五点,500次测试通过后,队员们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一点。
可以说此次参赛是集合了“全村最硬的龙鳞”。

据队员透露,队里还有两条不成文的规定:
(1)禁止队员内部谈恋爱;
(2)禁止备赛期间喝酒/酒后去实验室。
因为在这方面吃过亏,所以晚辈们格外尊重纪律,不越雷池一步,正如校训说:

不过你能想象这样一只纪律严明、钢铁不屈的队伍,今年上场的两台机器人分别叫“蟹老板”和“海绵宝宝”嘛?

* “蟹老板”的爪子,“海绵宝宝”是因为加了减震海绵
疫情对于哈工大来说显得格外难熬。面临考研、就业、升学等人生巨变,团队人数一度从30人锐减至10人,只剩8位机械,2位电控撑起一片天。在接到赛事调整通知前,他们已经做好了一代车就上赛场的准备。
人数虽少,但浓缩都是精华。
尤其是“巅峰双宝”。
队里的两个电控组队员,煜宝和砚宝,负责全场调试,顶着巨大压力将机械结构的上限发挥至最大。

* 双宝的私房帅照
和其他队伍不同的一点是,哈工大在技术迭代方面更多是依靠学长们手把手传承。如果说本科生参赛尚有保研加分的利益诱惑,那么研究生和博士生仍愿意推掉实验室的工作,陪伴队员们熬夜,则是出于纯粹的爱和归属感。

一切难关最终都闯过来了。获得季军后,他们并没有沉浸胜利的喜悦中,出成绩的当天晚上,立马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新队员分流例会。
哈工大的队员说:
“只有实现技术革新,才能做到赛场上的降维打击。一直以来我们更多是扮演“跟随者”的角色,虽然成绩尚可,但始终距离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,这也是我们目前在做的事情:专人研发。”
至于是研发什么技术,出于战略保密就不透露啦~
“结束啦?我黑马广东工业大学呢?”
“首次参赛的小白也想拥有姓名”
“我们要看女队员!”
“武大的牌坊现在修好了吗?”
“我给组委会出资,评个机器人最佳起名奖吧”
“小坑什么时候采访我们……”
你的分享我们很感兴趣,你的声音小坑都有在听
2020-2021,我们期待更多温馨 / 搞笑的故事
说给你听

策划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
文案整理自参赛队员口述
编辑丨涩果子
审核丨李辉Cynthia
战略合作伙伴


点亮在看 下个冠亚季 就是你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ROBOCON萝卜坑